logo
< 返回
【新股IPO】万亿“宁王”赴港上市倒计时:出海征途路处处是挑战?
金吾资讯 2025-05-08 10:33:19

金吾财讯 | 5月6日,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领导者、深交所市值超万亿的“宁王”——宁德时代(300750)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意味着其距离“A+H”双资本平台的构建仅剩最后一步。联席保荐人包括美银、中金、中信建投、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及瑞银。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当全球能源革命进入深水区,这家万亿级企业的每一步选择,都将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宁王能否在港股讲好“全球化+技术领先”的新故事,或将直接影响其估值逻辑的重构。

碳酸锂价格疲软 营收与利润变动背离

回溯过往业绩,宁德时代由2021年起发力,并成功突破千亿营收规模水平,并于2023年达到顶峰的4009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出现回落,录得3620.13亿元,同比减少9.7%。

(来源:wind)

宁德时代表示,2024年营收有所减少,主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均价有所下调。

另外,根据最新的首季业绩显示,宁德时代来自动力电池系统销售同比收入增长14%至632亿元,储能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则同比减少15.3%至115亿元。后者减少的主要原因亦是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

自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攀升至60万元/吨的历史峰值后,这一“白色石油”开启了长达三年的深度调整周期。截至2025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跌破7万元/吨关口,较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超过88%,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30%,创近五年新低。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碳酸锂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大增与需求端边际增长放缓不匹配,碳酸锂维持累库。

价格崩跌对产业链造成显著冲击,宁德时代作为下游电池企业,呈现了“成本红利与价格压力并存”的局面——即凭借规模效应将电芯生产成本降低,但客户要求降价吞噬了部分利润空间。

不过,归母净利润方面虽增速趋缓,但整体走势仍维持着稳步上行趋势,2024年同比增长15%至507.45亿元。

(来源:wind)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44%,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和公司高端产品对毛利的贡献等因素。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单Wh毛利0.159元;公司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大幅提升8.19个百分点,单Wh毛利0.165元。

(来源:wind)

由于电池材料成本下降,产品单位毛利降幅低于原材料成本降幅,因此毛利率数值有所提升,当然也有产能利用率的同比提升、高端产品渗透率增加等因素影响。

市占率大幅领先 但竞对实力不可小觑

招股书中提到,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到37.9%,第二名比亚迪则有17.2%。储能电池市场份额也有37%,第二名的亿纬锂能仅有13%。细分市场方面,国内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电池市占率达到72%,国内新能源客车电池市占率达80%,国内新能源重卡电池市占率达71%。

技术研发层面,2024年研发费用有186.07亿元,2015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18亿元,已授权及在申请专利更是高达4.3万项。

同时公司也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乘用车产品包括神行Plus电池、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和骁遥增混电池,形成乘用车三大产品线,巩固用户认知。商用车领域,公司推出天行系列多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储能场景,公司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全面降低生命周期内使用成本。创新解决方案方面,公司升级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推出骐骥换电和滑板底盘产品等,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过,其竞争对手亦不可小觑,从近三年市场份额变化可以发现,同业竞争对手也在持续发力试图抢夺市占率,宁德时代的“守擂”压力正在逐步增大。

比亚迪是宁德时代在国内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其具备垂直整合的优势,从锂矿开采到电池生产,再到整车制造,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这使得比亚迪在成本控制和供应稳定性上表现出色,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国外方面,LG新能源在全球市场布局广泛,尤其在海外市场根基深厚,与众多国际知名车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技术研发上,LG在高镍三元电池技术领域拥有领先优势。松下与特斯拉长期深度绑定后,其在圆柱电池细分市场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事实上,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发展已有瓶颈迹象,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企业在加速追赶,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抢占细分市场,同时,价格战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另一边,钠离子电池等新兴技术路线在国内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多家企业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对宁德时代的技术领先地位构成潜在威胁。

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市场渠道等方面不断突破,加之行业内新势力的崛起,使得宁德时代即使坐拥龙头地位,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持续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外币余额有限 或难以覆盖海外战略布局需求

面对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宁德时代已经意识到需要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在最近发布的年报中,公司表示将继续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在海外,以减轻单一产品需求波动带来的影响。

有这一出海意识的也不仅独此一家。随着全球化战略纵深推进,越来越多锂电企业加速出海布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欧洲的匈牙利与德国等地成为中企投资“热土”。以匈牙利为例,这个地处中东欧交通枢纽的国家已吸引近10家中资锂电企业落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均有布局。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的项目,总投资约73.4亿欧元,规划产能为100GWh。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实现产品供货,为包括宝马、奔驰、大众在内的多个品牌供货。

据悉,匈牙利项目一期及二期的总投资额约为49亿欧元。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到2024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对该项目仅约7亿欧元。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IPO募资用途也简明清晰,除了“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这一常规项以外,便是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

其他地区方面,宁德时代拟在印尼投资60亿美元动力电池产业链,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为15GWh。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以及从中国境内汇出货币须受限于有关的法律要求,根据2024年财报显示,宁德时代期末美元与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132.57亿美元及16.16亿欧元。

(来源:2024年财报)

对于匈牙利项目、印尼电池工厂建设、北美建厂计划等这些动辄数十上百亿的海外项目来说,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宁德时代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来看,其外币需求缺口问题正随着海外投资的加速而日益凸显。

除了赴港上市募资外,近期也有市场消息传出,宁德时代正寻求约10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持其在印尼的业务扩张。据悉,这笔贷款期限预计为5至7年,计划在西爪哇省卡拉旺建设一座电池工厂。

关税等政策风险加剧 或带来贸易不确定性

美国政府近期陆续推出了多项关税及相关政策,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关税网络。这些政策组合拳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2024年9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提高《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对从中国进口的动力锂电池和非动力锂电池征收的额外关税至25%,分别于2024年9月27日和2026年1月1日生效。自2025年3月4日起,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增至20%。2025年3月26日,美国宣布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节授予的权力,对从所有国家进口的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2025年4月,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新的对等关税,并进行了若干后续修订。上述关税政策仍处于快速演变中。

宁德时代加速海外扩张,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规避美国贸易壁垒,降低对美直接贸易风险,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更稳健的发展路径。

回到匈牙利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这个项目,作为中东欧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匈牙利汽车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20%,拥有奥迪、宝马、奔驰等车企的9座整车工厂及200余家零部件供应商,年产能达150万辆,其中60%以上面向出口。匈官方人员曾表示,随着中企的投资,匈汽车制造产业占GDP的产值将从20%提升至30%,且将会成为继中、美、德之后的第四大电池制造商。

而这场贸易争端的传导效应正迅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蔓延。行业认为,这些关税措施预计将对匈牙利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欧洲汽车在美国市场失去竞争力,从而可能导致中欧地区GDP大幅下降。

这也意味着,与电动汽车配套的电池、材料可能面临着需求下滑的窘境。更进一步来说,以匈牙利为“桥梁”进行锂电产品全球输送的难度将持续加大。因此,也会增加宁德时代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