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返回
【热门行业】中美贸易会谈取得进展,苹果概念股迎估值修复
金吾资讯 2025-05-12 17:15:02

金吾财讯 | 5月12日,苹果概念股高举高打,截至发稿,高伟电子(01415)涨17.08%,舜宇光学科技(02382)涨15.84%,瑞声科技(02018)涨15.37%,比亚迪电子(00285)涨15.74%,丘钛科技(01478)涨13.45%。

苹果概念股的走强与周末发酵的两则消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消息面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日表示,他的团队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就化解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进行的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贝森特表示,已将会谈进展告知总统特朗普,并会于周一提供更多细节,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双方之间的分歧并不像之前想像的那么大。

苹果因其遍布全球的“产业链”,受关税的影响颇为敏感,有外媒报道说,如果苹果把增加的关税成本都加到消费者头上,那么iPhone 16 Pro Max在美国的售价可能会从现在的1599美元涨到2300美元。日前,中美“宣战贸易战”时,4月3日-8日的4个交易日内,苹果正股股价跌幅达22.99%。

截至发稿,中美最新会谈结果已出,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消息面二: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苹果于5月10日向渠道商下发了调价通知,这也是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苹果iPhone 16 Pro Max 所有容量版本降价160美元,对应1313.06元人民币;而 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对应1445.27元人民币),其他版本同样降价160美元。

回顾苹果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财报显示,苹果第二财季总营收为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247.8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6.4亿美元相比增长5%。其中,iPhone收入为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Mac收入79亿美元,增长7%;iPad收入64亿美元,增长15%。

乍一看,似乎财报数据挺漂亮的。但若以地区划分,苹果第二财季收入增速基本是北美地区撑起的:具体来看,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42.3%,同比增长8.2%;欧洲地区同比微增1.3%,而大中华区同比下滑2.3%。

此外,财报数据固然重要,但因其滞后性,并不能及时的反映出公司当前现状及未来变化。也就是说,4月初的关税战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在这次财报中。何况大中华地区的营收在此之前已经下降了2%,若叠加关税影响,在可看见的未来,销量又或者市场份额只会雪上加霜。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了9%,市场份额也从之前的17.4%下降至13.7%,这是苹果连续第七个季度在中国市场面临下滑。

结合上述两则消息面,不难看出,在贸易战阶段性“停火”时,苹果想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挽回在大中华区的市场份额。而降价也能让售价高昂的苹果产品搭上“国补”的快车,进一步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日前有消息传出,为应对市场份额下滑。苹果公司可能将调整其iPhone的发布节奏。通常在每年9月发布的四款同系列iPhone可能会被新的发布策略所取代。据悉,从2026年开始,苹果计划在上半年推出iPhone的基础款,而在下半年更新Pro、超薄款和折叠屏版本。
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苹果改变iPhone发布策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通过一年两次的更新,苹果可以缩小营销空窗期。

当前,京东已宣布iPhone16 Pro首次支持国家补贴,128GB版本叠加国补,到手价5499元起。报道称,18时,在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显示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商品已经卖光。

展望未来,618大促即将来临,苹果手机或有望凭借降价换销量策略,重拾中华区份额,而苹果概念股也有望从中受益。

信达证券此前指出,自关税政策颁布以来,国内消费电子优质个股大幅回调,目前估值已显露较大空间。此外,关税政策持续恶化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缩小,但目前仍需观察越南、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等地的关税政策变化。总体看,该行认为如果后续关税没有非理性发展,则行业整体估值修复的可能性较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