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返回
【热门行业】猪价短期震荡不改长期趋势 头部企业静待份额扩张
金吾资讯 2025-05-15 16:23:58

金吾财讯 | 5月14日,猪肉概念板块迎来久违的强势行情。港股市场中,万洲国际(00288)单日涨幅达4.37%,雨润食品(01068)、中粮家佳康(01610)分别跟涨;A股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海大集团涨幅达5.45%,巨星农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同样跟涨。该板块股价异动看似突然,实则是市场对行业基本面边际变化的提前反应。

价格走势:供需角力下的短期震荡与长期承压

从价格数据看,当前猪肉市场呈现“批发价微涨、出厂价下跌”的分化格局。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5年第19周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为20.79元/公斤,环比微涨0.9%,同比上涨1.8%;但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周均值为19.25元/公斤,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1.7%,且较上周跌幅扩大0.6个百分点。这种分化反映出终端消费复苏乏力与养殖端出栏压力的并存。

细分来看,仔猪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亦现背离:5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均价39.57元/公斤,环比微涨0.1%,同比上涨3.8%,显示养殖户对后市仍存一定预期;但生猪均价15.17元/公斤,环比下跌0.3%,猪肉均价25.99元/公斤,环比下跌0.1%,表明短期供给过剩压力仍未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出栏均重升至129.71公斤/头的历史同期高位,但冻品库容率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至16.50%,再叠加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随着供给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预计生猪价格存在下跌空间。

成本压力:饲料原料的双刃剑效应

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有玉米、豆粕、麸皮、小料等,原料价格的波动对饲料价格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玉米及豆粕占比较高,对饲料价格的影响度较强。五月第一周数据显示,全国玉米均价2.42元/公斤,环比上涨0.8%,同比下跌4.3%;豆粕均价3.69元/公斤,环比下跌2.1%,同比下跌1.1%;育肥猪配合饲料均价3.43元/公斤,与前周持平,同比下跌3.7%。尽管当前饲料价格同比仍处低位,但玉米环比上涨可能成为成本抬升的早期信号。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可能迫使养殖企业被动去产能,尤其是中小养殖户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而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产能周期:去化压力与结构转型的双重变奏

产能端的变化始终是猪肉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今年一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同比增长1.2%,环比降1%,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第三方机构涌益数据则显示,4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4%,同比增幅达5.21%,部分中型规模场正积极扩产,计划根据下半年仔猪行情或明年育肥猪价格灵活调整策略。当前猪价仍有盈利,行业产能或维持震荡,后续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不确定性,若出现持续深度亏损,产能或进入去化区间。

不过,市场对产能调整的预期已悄然升温。国金证券指出,当前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期货市场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若后续出现大规模去产能,头部企业将受益于价格回升和市占率提升。华源证券亦强调,应摒弃单纯的周期思维,转向关注企业财务表现与成本优势——在2022-2023年行业深度调整中,中小料企和养殖户加速出清,龙头产能布局完成,资本开支进入下行周期,可凭借自身成本、配方、服务、资金等优势提升市占率,现金流状况改善。

结语

展望未来,猪肉行业面临多重变量:一方面,五一节后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叠加高温天气抑制需求,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另一方面,二次育肥猪源释放、规模场出栏计划高位运行,供给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但中长期来看,行业正处于“旧周期尾声”与“新竞争格局开端”的转折点——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空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