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港股三大指数早盘承压,截至午间收盘,恒指跌0.96%,恒科指跌1.2%,国企指跌1.24%。
蓝筹中,小米集团(01810)跌4.41%,新东方(09901)跌3.82%,阿里巴巴(09988)跌3.56%,阿里健康(00241)跌3.44%,招商银行(03968)跌2.53%;涨幅方面,九龙仓置业(01997)涨7.32%,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涨2.63%,申洲国际(02313)涨2.35%,翰森制药(03692)涨2.11%,中海油(00883)涨1.79%。
板块方面, 内房股部分上涨,中梁控股(02772)涨3.75%,雅居乐集团(03383)涨2.38%,华润置地(01109)涨1.68%,中国金茂(00817)涨1.63%,碧桂园(02007)涨1.32%。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开征求《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提出,缴存人申请将其在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尚未结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当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贷款;当个贷率达到85%及以上时可采取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实行商转公贷款额度管控、预约申请等措施;当个贷率达到90%及以上时暂停。开源证券研报称,2025年上半年销售初步企稳,预计后续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温和,预计将有更多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出台,助力行业稳健发展。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存量收储及城中村改造工作有望加速推进,改善现有住房供求关系,加快止跌回稳进程。
光伏太阳能延续升势,信义能源(03868)涨16.24%,顺风清洁能源(01165)涨12.5%,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涨8.14%,协鑫新能源(00451)涨1.22%,信义玻璃(00868)、信义光能(00968)跟涨。6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开头即点名光伏内卷,并直指困境成因。交银国际表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7月1日召开。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去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曾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相比之下,本次对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表述更加积极,并直击地方招商引资这一对产能过剩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痛点。该机构认为本次提出的措施更具针对性,也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力。该机构指,政策支持下光伏供给侧有望迎转机:以上政策密集吹风,该机构认为反映中央对光伏行业目前困境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也已深刻了解困境成因并决心解决,后续针对性的实质性政策有望出台,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行业自律层面,据SMM报道,近日中国内地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预计后续光伏玻璃产量将快速下滑(预计7月将降至45GW),供需失衡状况将获改善。
个股方面,九龙仓置业涨超7%。此前大华继显研究报告指出,基于香港本地的流动性改善,加上市民短期对日本的兴趣下降,该行料夏季本地消费将有轻微改善,以致零售销售的跌幅可收窄。该机构指,虽然料HIBOR将于下半年回升,但平均水平仍较去年低100至150个基点。综观各个经营零售租赁的地产商中,料九仓置业最受惠,因其浮息贷款的比例最高,估算今年HIBOR平均按年跌100至200个基点,九置的基础利润将增加3.9%至7.7%。且九置手持核心地区的高端资产,目标价升10.7%至26.5元,反映预期全年派息率达4.8%。
申洲国际涨逾2%。Nike近期发布FY25Q4(20250301-20250531)及FY2025(20240601-20250531)财报。FY25Q4 公司实现收入110.97 亿美元,同比-12%(货币中性口径-11%),好于此前预期(此前预期下降中双位数)。首创证券指出,Nike公司在Win Now 战略的调整下,新产品组合较往年已有积极变化,目前库存去化及渠道调整顺利推进,经销商订货数据已有所回暖,业绩预计处于触底阶段,后续可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经营指标的改善。另外,港交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JPMorgan)在申洲国际的持股比例于06月24日从5.98%升至6.03%,平均股价为53.2117港元。
华泰证券表示,近期,港股市场出现了A股已上市科技公司密集赴港二次上市的新趋势。截至6月30日,2025年已有包括蓝思科技、龙旗科技、豪威集团等在内16家A股半导体/消费电子公司提交了港股招股书,数量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该机构认为,港股的二次上市具备以下三方面意义:1)对拟上市企业而言,二次上市可带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借助港股“闪电配售”等机制提升融资效率,增强国际市场认知度,助力其全球化布局;2)对港股投资者而言,短期内有望把握港股与A股之间的折价套利机会(2025年内5家赴港二次上市公司的折价率中位数约为-17%),长期则将受益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吸引更多国际资金入场;3)对A股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A股公司的投资价值得到国际认可,也为A股核心科技资产提供了新的国际估值参照,进而可能引发整体估值框架的重塑。
*本文由FIU金融资讯智能生成算法生成,版本为 V1.0.4,生成时间 20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