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华泰证券表示,据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测算,截至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有望升至19万亿元(占GDP10%)。医疗水平提升推动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改善,银发经济规模或将持续扩大。海外国家经验表明,老龄化程度提升有望带动医疗保健等产业结构性增长机遇;中国跨省数据也显示,老龄化程度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正相关。
净资产优势叠加家庭小型化趋势,银发群体消费能力提升:一方面,银发群体整体净资产较高,或受益于购房较早、房价增值及相对较低的负债率。另一方面,随着家庭规模缩小,银发族的居住和经济独立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消费意愿、消费场景,用于个人消费的比例或有望提升。
2024年以来,政策在供需端发力:1)供给侧适老化改造有较大需求和潜力,如2020年的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地区存量住房无电梯占比近7成,中国的养老设施、人均医院、护士、床位数等指标亦较发达国家水平有提升空间。2)需求侧补贴有望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如7月民政部、财政部宣布将财政补贴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较此前更倾向于“投资于人”的财政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向补贴养老需求倾斜。
展望未来,参考日本介护保险,中国需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加快推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并将预防性服务纳入公共资助范围,以延缓老年人失能发生。同时,工业4.0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加大力度支持养老机器人、智能家居研发,培育多元化银发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