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国信证券发研报指,在国内经济转型深化、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资本市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港股成长类指数受到追求长期增值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尤其是在政策持续向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倾斜、跨境资金对高成长赛道配置需求提升的环境中,港股成长类指数逐渐成为投资者布局新经济、分享产业升级红利的核心工具。同时,内地跟踪港股成长类指数的ETF规模稳步扩张,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也对指数的行业覆盖、成长确定性与风险收益匹配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众多港股成长类指数中,中证港股通科技表现尤为突出。中证港股通科技在长期的累计回报、年化收益、回撤控制以及夏普比率、卡玛比率等多个风险调整收益指标上均优于其他指数,展现出良好的抗跌能力与长期回报潜力。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范围更广泛,兼顾大型科技龙头与细分领域成长型企业,行业分布均衡于软件服务、硬件设备、生物医药等板块,避免单一赛道集中风险,近3年在科技创新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的推动下,年化收益与成长弹性优于同类其他指数,且抗波动能力相对较强。
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全球创新趋势共振,推动港股成长类指数成为中长期配置的核心方向。国家持续出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政策,为港股成长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港股作为全球新经济企业的重要上市地,汇聚了众多稀缺成长标的,在跨境投资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下,配置渠道更加便捷。全球科技变革加速与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叠加,带动科技、医药、高端制造等成长赛道盈利增长。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中长期资金对高成长、高壁垒资产的配置需求将持续提升,港股成长类指数有望凭借其稀缺性与成长性,成为资金青睐的配置方向。
展望未来一年的港股市场格局,该机构认为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与科技产业周期上行的双重催化下,成长风格有望成为核心配置主线。其中行业分散化、盈利确定性强的成长类指数胜率更优,而纯赛道型指数则需警惕波动风险。在弱美元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宏观背景下,港股成长类资产既受益于外资回流,又能承接政策红利,高增长预期下的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但不同指数的行业结构与波动特性差异显著,需结合风险偏好精准匹配。